豐城市短時強降水天氣分型分析
【摘要】:為了有效監測豐城短時強降水和預警大暴雨天氣的發生,使用自動氣象站數據、MICAPS天氣圖、云圖、探空等資料,采用多種分析方法,對豐城市2012—2020年(5—8月汛期)短時強降水過程進行分析,結果表明:1)豐城市20次短時強降水過程有28個短時強降水回波系統個例,最多一次過程出現4個短時強降水回波系統個例,短時強降水最大值為65. 6 mm/h;豐城短時強降水的統計是以雷達回波系統來體現,表現在回波形態和組合反射率CR強度上; 2)強降水主要出現在5—9月,大部份個例伴有明顯的低層輻合,200 h Pa有分流區,同時有“上干下濕”“上冷下暖”的溫濕場垂直結構,低層輻合與高層輻散相配合導致強降水的發生; 3) T-ln P圖上強降水過程多伴有深厚的濕層,但中層也會有“干蓋”結構,上干下濕導致強對流的發展,觸發強降水的發生; 4)強降水過程中850 h Pa氣溫平均19. 6℃,700 h Pa氣溫平均11℃,500~1 000 h Pa風垂直切變平均為10 m/s,700 h Pa相對濕度平均為89%,500 h Pa相對濕度平均為89%,CAPE平均614 J/kg、K指數平均38℃、SI平均-1. 11℃,風暴強度指數SSI平均264、0℃層高度平均5 220 m、-20℃層高度平均8 734 m。這些研究結果對豐城市短時強降水天氣有指導意義。